
热工与建筑环境实验中心所依托的供热、供燃气、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具有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。
中心前身是热力工程实验室和建环实验室,自建立以来一直承担大量的实验教学工作,开设面向全校热工类课程实验: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实验、工程热力学实验、传热学实验、热工仪表实验。同时针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,开设包括空调冷热源、通风、采暖、空调、建筑节能、建筑自动化等专业课实验,并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的科研实验条件,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结合国家有关节能政策,实验中心正在大力建设节能研究培训中心。本中心的各类课程实验,均注重向节能方向延伸,开发节能实验项目。除开设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实验外,还开设了个性化的开放型实验和大学生的科研实战训练,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动手能力、科研能力、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。依靠本中心培养大量从事热工、建环教学和科研的专门人才,以实验教学配合国家的节能政策,使实验项目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发展。同时使建环专业毕业生具有独特的专业背景。






中心现有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。具有比较齐全的传热学实验设备、工程热力学实验设备、建筑热工性能测试设备、专业课实验设备。同时,配备有流体计算(CFD)工作站和节能培训中心。可接受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专业实验。

中心现有教授5人,副教授4人,高工1人,讲师3人,助工1人。教师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,绝大多数具有博士、硕士学历。其中,博士生导师3人,硕士生导师6人。近年来,本中心承担了较多的科研课题,其中有自然科学基金、863计划、国家攻关项目省铁道部、成都市,以及面向厂矿企业的实验检测项目,如:长大隧道通风、火灾研究、建筑节能、空调设备性能研究等。完成了多个纵向、横向科研项目,并积极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。科研经费逐年增加,近三年年均150万科研经费。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 100多篇,多项研究成果获得推广应用,为促进教学、科研及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。

中心以工业通风和系统节能、环境模拟和健康环保实验为特色,相应的专业基础在西南地区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。在长大隧道和地下铁道环境模拟、检测、系统优化、空调系统节能、建筑环境检测和控制、建筑设备实验测试等领域处于西南地区领先地位。通过实验中心开放式实验的培养,使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的知识面更宽、动手能力更强、就业范围更广。

序号
|
实 验 项 目
|
实验课程
|
1
|
强迫对流换热实验
|
传热学
|
2
|
管外对流换热实验
|
传热学
|
3
|
二维导热热电模拟实验
|
热力学传热学导论
传热学
|
4
|
铂丝黑度测定实验
|
传热学
热工基础
|
5
|
沿程阻力实验
|
流体力学
|
6
|
温度传感器校验
|
|
7
|
饱和蒸汽P-T关系实验
|
工程热力学
|
8
|
喷管实验
|
工程热力学
|
9
|
压缩式制冷系统设备拆装
|
制冷技术A
|
10
|
空调系统循环及故障演示
|
制冷技术A
|
11
|
散热器热工性能测定
|
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
|
12
|
表冷器及喷淋室热工性能测定
|
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
|
13
|
轴流(离心)风机性能测定
|
流体输配管网
|
14
|
管网水力工况测定
|
流体输配管网
|
15
|
声环境实验
|
建筑环境学
|
16
|
煤的发热量测定
|
锅炉及锅炉房设备
|
17
|
循环空调实验
|
暖通空调
|
18
|
室内外空气状态参数测定
|
建筑环境测量
|
19
|
低压电气设备认识
|
建筑电气
|
20
|
制冷机拆装
|
制冷技术
|

负责人电话:+86-28-87634131(九里区)(余南阳、毕海权)
+86-28-66363669(犀浦区)